(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去年夏天,一名正要進入幼兒園的女童,突然發燒、手腳無力甚至昏迷,經診斷為病毒性腦炎,在加護病房治療兩個月終於救回生命,大腦卻已受侵害,意識模糊、四肢緊繃呈現類似植物人狀態,但家長不放棄希望,積極尋求治療,後經健科高強度復健與靜脈雷射,同步會診中醫輔以中藥、針灸,歷經三個月治療,女童已能說話跟行走。罹患病毒性腦炎 一度呈植物人狀態 台中慈濟醫院復健科主任蔡森蔚表示,團隊先為女童解決大腦發炎引起後遺症,每天安排一至二小時高強度復健及新型「靜脈雷射」治療,同時會診中醫,搭配中藥與針灸輔助,一周後,女童父親感受女兒逐漸好轉,四周後,女童可語言對話、抓握東西,並重拾坐姿平衡。蔡森蔚主任指出,臨床經驗顯示,急性腦傷、中風成人個案或類植物人狀態,早期介入較新型的靜脈雷射並接受高強度復健治療,可有效提升病人血液紅血球的攜氧量,促進血液循環,並活化白血球粒線體,給腦部充分氧氣,修補受損細胞組織;同時搭配中醫輔助治療,對患者意識恢復有相當大的幫助。煎藥與科學中藥並用 助醒腦開竅 中醫輔助治療則分內科與針灸兩部分,台中慈濟醫院中醫部莊佳穎醫師表示,水煎藥與科學中藥並用,藉冰片、石菖蒲、遠志幫助醒腦開竅,人參、黃芪、肉蓯蓉等協助女童腦神經修復;並從經絡角度針刺穴位,刺激末稍神經回推到腦部,修復大腦連結,將藥物帶入病位。
- Feb 23 Sun 2020 23:02
高爾夫》貝薩伊登豪特回家贏球,趕上墨西哥世錦賽
- Feb 23 Sun 2020 23:02
微軟的 Defender 防毒軟體將會移植到 iOS 和 Android
台北市 / 吳念達 綜合報導武漢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年長者罹患的比率較高,特別是有慢性病的民眾,也因此各國都呼籲年長者須保持警覺;對此,國民健康署(國健署)提出透過4撇步,就能提升自身抵抗力,讓銀髮族能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撇步1、維持正常生活作息疫情期間,銀髮族在家仍應維持正常作息,保持情緒穩定、維持充足睡眠。白天作息越穩定,晚上入眠時間就越短,睡眠效率、睡眠品質也都獲得改善,也可提升抵抗力。撇步2、戶外快樂動長者仍需要走出戶外且適度運動,避免久坐少動,可跟家人選擇在空氣流通的戶外活動健走,例如社區公園、學校操場等地方從事活動,以保持良好體力與並增強抵抗力。撇步3、「三好一巧」聰明吃長者飲食要建立在「吃得下、吃得夠、吃得對、吃得巧」三好一巧新觀念,靈活運用「我的餐盤」均衡飲食的口訣和手勢,加上適當處理食材,注意質地軟硬度,用食物好好照顧我們所愛的長輩,為他們的營養打好基礎。撇步4、慢箋病患吃藥不間斷 少進醫院遠離感染風險患有慢性病長者,若持有慢性病連續處方箋,可至社區健保藥局領藥或善用「送藥到府」服務,避免前往醫療院所,回診時則應減少停留時間,降低感染風險。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提醒,疫情期間有慢性疾病的長者要定期測量血壓、血糖以了解自身健康狀況,持續規律服藥,不可擅自停藥,讓病情得到妥善的控制。原始連結更多華視新聞報導 0222武漢肺炎》全球確診77917例 治癒數達20944例 日韓列二級警示旅遊區 血基會:返台暫緩捐血28天
- Feb 23 Sun 2020 23:02
體驗式教育的學習讓孩童們「帶得走」!國教署署長:看似單純的校園午餐是飲食教育的最佳途徑
(中央社記者陳政偉台北22日電)電影「刺激1995」今年邁入25週年,被全球電影網站IMDb票選為影史最佳電影。這部經典監獄電影將在全台18家戲院重登大銀幕,帶領觀眾重溫提姆羅賓斯與摩根費里曼的精湛演技。「刺激1995」(The Shawshank Redemption)改編自史蒂芬金(Stephen King)經典名著,法蘭克戴瑞邦(Frank Darabont)執導,在1994年正式上映。由摩根費里曼(Morgan Freeman)、提姆羅賓斯(Tim Robbins)聯手演出。上映以來已成多數人心中的影史代表作品,更被全球電影網站IMDb票選為影史最佳電影。談到這部膾炙人口的電影,會有影迷覺得片名和內容不符,原來是因為「刺激」2字是來自之前引進的一部美國犯罪片「刺激」,當時片商認為部分劇情有點相似,再加上這部電影於1995年在台灣上映,因而取名為「刺激1995」。「刺激1995」講述提姆羅賓斯飾演的銀行家安迪,因被誣陷控告殺了妻子跟妻子的情夫,被判無期徒刑。初入監獄的安迪過了一段被欺凌的非人生活,但是充滿鬥志和智慧的他咬牙生存下來,並認識摩根費里曼所飾演,從事黑市交易的囚犯瑞德。安迪和瑞德成為摯友後,生活開始產生轉機,他運用自己的財經知識在監獄裡獲得重視,甚至忍氣吞聲地幫典獄長洗錢,面對獄中的腐敗與邪惡,克服恐懼的他學會如何面對黑暗,並且藉由在獄中的人脈和友誼的扶持,擬出飛天遁地的逃獄方法。今年適逢「刺激1995」上映25週年,華納兄弟電影公司偕同全台18家戲院,將在3月13日重新登上大銀幕,帶領觀眾回到鯊堡監獄,重溫電影中的希望及人性。華納兄弟電影表示, 回顧「刺激1995」之所以流傳影史的幾項事蹟,除當年入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電影、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攝影、最佳剪輯、最佳配樂、最佳混音等7項大獎提名外,片中對於人性險惡與善良、體制下對自由的渴望、永不放棄的希望等情感的細膩描繪,加上充滿人生哲理的金句及情節上的反轉張力,讓它被稱為是一部雅俗共賞、充滿撫慰人心的魅力之作。此外,「刺激1995」多年來始終維持著極高的口碑,並在IMDb的史上最佳250部電影影迷評選中長據第一,同時也是至今最多影迷參與評分的人氣電影。(編輯:張芷瑄)1090222
- Feb 23 Sun 2020 15:22
高爾夫》川納身陷低潮十個月,波多黎各衛冕拚轉運
前言回顧兒童權利發展,在古代兒童被視為父母的財產,兒童沒有表達自己意見的權利,無法享有身為人的基本權利。隨著社會環境與文化變遷,19世紀之後興起保障兒童權利的觀念,認為國家有責任保護家庭中弱勢的兒童。為了要求各國重視兒童的權利,聯合國在1989年正式通過《兒童權利公約》(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以下簡稱「公約」)。公約以兒童為權利主體,強調國家與家庭應照顧與保護兒童,各種關於兒童的權利對各締約國皆有法律的拘束力。我國雖因國際地位因素無法成為公約的締約國,我國主動於2014年立法通過《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賦予公約各項兒童權利我國國內法律之效力,並透過法規檢視,對不符合公約規定者,進行法規之增修或廢止及行政措施之改進,讓我國兒童權利保障與國際接軌。另外,我國於2017年11月邀請五位國際兒童權利專家,對我國首次的國家報告進行審查,提出結論性意見,成為檢討、改善與研擬後續兒童權利保障之重要依據。《兒童權利公約》以兒童為權利主體,強調國家與家庭應照顧與保護兒童,各種關於兒童的權利對各締約國皆有法律的拘束力。(資料照,美聯社)歷經法規檢視及國家報告審查之後,我國兒童權利的保障與落實並不因此結束或停滯,而是進入另一個更具有挑戰的階段。然而想要落實兒童權利、調整政策,需要設想出更具體細緻的方案、措施來達成。這種工作是需要一些跨學科的知識、一些跨部門溝通的能力及一些想像力。在既有的體制內,這種想像力往往被認為是「天真的」、「可愛的」,也就是白話文裡的「不可行」。愛因斯坦曾言:「邏輯只能帶你從A點到B點,想像力卻能帶你到任何地方。」這些創新的方案、措施常常蘊含著超乎想像的效果。2016年國民健康署委託倫敦大學健康公平學院編篡「台灣健康不平等報告」,該報告提出「給予每一位兒童最佳的起跑點:親職教養計畫」的政策建言。家庭是兒童成長最重要的環境,而每位父母都是照顧自己孩子的最佳人選(這就是所謂的:家庭成長權)。為了不要讓家庭社經背景的不平等,蠶食鯨吞了孩子的權利, 在接下來落實兒童權利更具挑戰的階段,我們努力、妥當的推廣親子共讀方案,因為長期追蹤兒童語言發展與學習的研究皆證實,親子共讀是開發兒童腦部功能最好的工具:[1]將新生兒贈書由縣市戶政單位或圖書館發放,調整為縣市醫院嬰兒室發放,並於出院時,由醫護夥伴進行親子共讀衛教。這就是進一步落實《兒童權利公約》最佳例證。長期追蹤兒童語言發展與學習的研究皆證實,親子共讀是開發兒童腦部功能最好的工具。(資料照,美聯社)親子共讀的重要性親子共讀就是父母或其他照顧者和孩子共同閱讀書本並進行互動式對話的行為。嬰兒室的醫護夥伴從生命的起點就開始教育父母關於親子共讀的觀念,雖然新生兒還小、無法看懂或聽懂書上的內容,但共讀時新生兒躺在父母溫暖的懷抱裡,可藉由父母孰悉的聲音、關愛的眼神以及臉部豐富表情,感受父母的愛與關懷,建立彼此的親密關係。研究發現親子共讀時,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互動式對話次數越多,越會刺激孩子腦神經的活性反應,[2]追蹤至學齡後的語言理解和智商測驗分數也是越高。[3]當使用不同類型的玩具為親子互動的遊戲工具時,研究證實相較於傳統玩具(積木、玩具汽車)或紙本童書,3C電子玩具反而減少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語言交流和互動行為,[4]甚至使用3C電子玩具時父母較常使用負面語言,造成孩子的口語表達機會變少,但使用紙本童書來進行親子共讀時,親子之間的語言和肢體互動較多,尤其是父母藉由紙本童書主動引導討論內容,豐富的語言字彙且使用正面語言,可促進孩子的語言理解,[5]鼓勵孩子學習表達自己的意見,提高孩子日後的溝通能力與思考能力。另外,親子共讀頻率愈高,孩子出現過動、不專心或暴衝行為愈少,同時也減少親子衝突與父母情緒失控的情況,降低父母不當管教子女的行為。[6]孩子藉由親子共讀的互動,感受父母的愛與關懷,能在互動中建立依附關係的安全感,有助於增進孩子的自信心。再者,培養親子共讀的好習慣,孩子從小對書本有美好的接觸經驗且有閱讀的習慣,長大後才會願意走入公共圖書館或參與閱讀活動,善用公共圖書資源。培養親子共讀的好習慣,孩子從小對書本有美好的接觸經驗且有閱讀的習慣,長大後才會願意走入公共圖書館或參與閱讀活動,善用公共圖書資源。 (資料照,新北市立圖書館提供)推廣親子共讀即在落實兒童權利公約《兒童權利公約》的各項權利乃相互依存且不可分割,當中貫串公約所有權利的是四項一般性原則,分別為:禁止歧視原則(公約第2條);兒童最佳利益原則(公約第3條);兒童生命、生存及發展權原則(公約第6條);以及尊重兒童意見原則(公約第12條)。台灣因為實施全民健保制度,有便利的就醫系統,依據國民健康署的統計,台灣新生兒約99.8% 是在醫療院所出生。在醫療院所內,醫護夥伴對於每個新生兒,並不過問父母的種族、宗教、社經背景、國籍或其他身分地位等,皆公平地給予最適合的醫療照護。因此,若由嬰兒室醫護夥伴對父母進行親子共讀的衛教指導,即可讓台灣每一個新生兒都能公平地得到親子共讀的照護方式,而體現了公約禁止歧視此一原則。相關研究指出,2歲以前是兒童腦神經功能和高等認知發展的關鍵時期。[7]在媽媽肚子裡的胎兒已完成聽覺發育,出生後以語言的感知發展最好且最快速,尤其是媽媽此孰悉的聲音比陌生人的聲音更能刺激聽覺的語言接受區,有助於孩子的語言認知學習。[8]更有研究發現,在家中父母陪伴孩子閱讀時,會和孩子有互動的對話,可提高嬰幼兒的腦部活性,尤其是讀寫能力區域的活性反應會較強。[9]另外,父母唸故事書時,嬰幼兒躺在父母溫暖的懷抱裡,能夠建立親子之間親密的依附關係,奠定其穩定且正向情緒的人格發展。因此,在孩子腦部發育和人格發展的黃金時期,從新生兒就開始進行親子共讀,乃符合公約兒童最佳利益此一原則。再者,從新生兒開始的親子共讀,醫護夥伴教導父母正確教養觀念和親職技能,才能發揮家庭照護兒童的最佳功能。而在有安全依附關係裡成長的孩子,長大後遇到挫折較能夠朝正向情緒發展,與親人分離時較能適應新環境,並勇敢探索新事物,因此可落實公約關於兒童生命、生存與發展的權利。親子共讀有助於提高嬰幼兒語言表達和溝通能力,孩子從小學習表達自己的意見,而父母已養成習慣陪伴孩子互動式對話,也較願意花時間傾聽孩子的意見,如此即可落實公約關於兒童意見被傾聽的權利。親子共讀有助於提高嬰幼兒語言表達和溝通能力,孩子從小學習表達自己的意見,而父母已養成習慣陪伴孩子互動式對話,也較願意花時間傾聽孩子的意見。(資料照,取自閱讀教我們的五件事臉書)更細緻地落實兒童權利公約我國推廣嬰幼兒閱讀,乃效仿英國「Bookstart閱讀起步走」贈送嬰幼兒閱讀禮袋此活動。教育部於2009年開始將嬰幼兒閱讀納入「閱讀推廣與館藏充實計畫」,委託各縣市進行「閱讀起步走」活動,贈送閱讀禮袋給0至5歲的嬰幼兒。其中關於新生兒閱讀禮袋贈送活動,現行是在各縣市的圖書館辦理借書證或戶政事務所辦理新生兒戶口登記時贈予。教育部「閱讀起步走」0至5歲嬰幼兒閱讀推廣活動已經進行10年之多,但是效果無法明顯呈現。從2019年科技部公布的「台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追蹤報告指出,3歲幼兒的家長中,約有3分之1完全或幾乎不與幼兒共讀,只有約三成家長每週與幼兒共讀4次以上,這些數據都遠低於國外:2至6歲幼兒家長有五成以上每週共讀6至7次。檢視教育部的新生兒閱讀禮袋贈送活動,圖書館人員或戶政人員僅提供禮袋卻沒有對父母指導親子共讀的觀念與技巧,父母無法了解親子共讀的重要性及容易性,不會善用禮袋內的童書來進行親子共讀。這本贈書領回家後就束之高閣,因此,無法促成父母與孩子的共讀習慣,也讓贈送閱讀禮袋的美意大打折扣。《兒童權利公約》明定國家為保障兒童權利,應協調各級政府部門以及政府與民間之間的合作事宜,其中包含政府衛生部門和各醫療單位,由此可知,每天照顧兒童健康的兒科醫療單位,亦為守護兒童權利的重要份子。2014年起宜蘭縣羅東聖母醫院嬰兒室醫護夥伴在出院時指導父母關於親子共讀觀念,並贈送一本洗澡書給新生兒家庭。[10]2017年宜蘭縣文化局與縣內醫療院所合作,改由嬰兒室協助發送「閱讀起步走」的新生兒閱讀禮袋。從宜蘭縣的經驗可知此跨部門合作方式是可行的。國民健康署於2018年將親子共讀觀念納入母嬰親善衛教項目中,有接生嬰兒的醫療單位多已在嬰兒室逐步落實親子共讀的衛教項目,2019年8月起雲林縣和2020年1月起嘉義市也都參考宜蘭縣的資源整合、跨局處合作方式,由文化局和醫療院所嬰兒室合作,先給予親子共讀衛教後再贈送新生兒閱讀禮袋,共同推廣新生兒家庭閱讀習慣。可惜的是,教育部總認為這是推廣圖書館閱讀活動的資源,盡管2018和2019年的閱讀起步走檢討報告都提及「避免只有贈書沒有宣導觀念,可與嬰兒室合作的改進方案」,但現行政策仍維持由各縣市圖書館或戶政事務所贈予閱讀禮袋,官僚體系僵化行事方式,完全沒有以兒童最佳利益為優先考量。兒科醫護夥伴原本就是了解兒童發展的專業人員,若能整合國家資源,結合原本已施行、但缺乏親子共讀指導的新生兒閱讀禮袋活動,轉移贈送地點到原本已在推廣親子共讀的嬰兒室,加上新生兒的父母信賴醫護夥伴的專業能力,讓新生兒父母獲得親子共讀觀念後,能夠立刻拿出一本童書來練習,做到「儘早開始唸故事書給寶寶聽」,知行合一地發揮這本贈書的最佳效益並守護兒童權利。國民健康署於2018年將親子共讀觀念納入母嬰親善衛教項目中,有接生嬰兒的醫療單位多已在嬰兒室逐步落實親子共讀的衛教項目。(資料照,取自ben lai@flicker)結語現今3C電子媒體改變親子互動行為,在日常生活中或醫療場域,常可看到父母拿出手機、播放影片來安撫哭鬧的孩子,孩子的目光全被3C炫麗的聲光音效吸引,屏蔽了孩子與周圍成人、環境的溝通學習機會。相關研究證實,當幼兒單獨使用3C電子媒體時間越長,會減少腦部白質的完整性,不利於腦部神經訊息的傳遞,尤其是對負責傳遞語言理解、語言表達以及讀寫能力中樞之間訊息的白質影響最大,也因此這些幼兒的語言理解和認知測驗分數較差。[11]另外有針對5歲以下兒童發展測驗篩檢來評估使用3C電子產品的影響,發現兒童愈早開始使用3C產品,會造成認知遲緩與學習成績較差的結果,研究指出因孩子使用3C產品時,與人互動的對話次數和字彙量會減少,孩子懂得的單字和能表達的語句就會變少。[12]因此,為了善用國家各部門的專長與資源,先以醫療專業建立親子共讀觀念再輔以「閱讀起步走」所贈送的童書,落實親子共讀習慣於家庭生活中,促進兒童腦部發育、語言理解、溝通表達與親子良性互動的情感連結,還可減少父母親的不當教養行為,因而防治兒童虐待的發生;另外,透過父母儘早開始唸故事書給新生兒聽,從出生開始培養閱讀的好習慣,長大後從閱讀所獲取的知識,更可打破貧者愈貧的馬太效應。親子共讀會影響一個人的終身發展,我們建議中央政府和各縣市政府,「小小的改變,大大的不同:與新生兒分享第一本故事書」,將新生兒閱讀禮袋的贈書由各縣市戶政單位或圖書館發放調整為縣市醫院的嬰兒室發放,從嬰兒室開始建立親子共讀的好習慣,讓我們以親子共讀落實兒童權利公約,守護台灣每個兒童的權利。落實親子共讀習慣於家庭生活中,除了促進兒童腦部發育、語言理解、溝通表達與親子良性互動的情感連結,還可減少父母親的不當教養行為,因而防治兒童虐待的發生。(示意圖,取自Jerry Lai@flicker)[1] Tzipi Horowitz-Kraus, John S. Hutton, From Emergent Literacy to Reading: How Learning to Read Changes a Child’s Brain, 104 Acta Paediatrica 648 (2018).[2] Rachel R. Romeo et al., Language Exposure Related to Structural Neural Connectivity in Children, 38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7870 (2018).[4] Anna Vogel Sosa, Association of the Type of Toy Used during Play with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Parental-Infant Communication, 170 JAMA Pediatr 132 (2016).[6] Manuel E. Jimenez et al., Early Shared Reading is Associated with Less Harsh Parenting, 40 J. Dev Behav Pediatr 530 (2019).[7] Sarah Cusick, Michael K. Georgieff, The Role of Nutrition in Brain Development: The Golden Opportunity of the “First 1000 Days”, 175 the Journal of Pediatrics 16 (2016).[8] Maude Beauchemin et al, Mother and Stranger: An Electrophysiological Study of Voice Processing in Newborns, 21 Cerebral Cortex 1705 (2011).[9] John S. Hutton et al, Home Reading Environment and Brain Activation in Preschool Children Listening to Stories, 136 Pediatrics 466 (2015).[10] 2007年吳淑娟醫師率先在宜蘭縣聖母醫院健兒門診開始推廣親子共讀,看到提高父母對親子共讀觀念有事半功倍的效果。Wu Shu Chuan, Lue Hung-Chi, Tseng Lo-Lin, A Pediatric Clinic-based Approach to Early Literacy Promotion – Experience in a Well-baby Clinic in Taiwan, 111 J. Formos Med Assoc. 258 (2012).[12] Sheri Madigan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Screen Time and Children’s Performance on a Developmental Screening Test, 173 JAMA Pediatr. 244(2019)*作者廖宗聖為中正大學法律系教授、台灣國際法學會監事。共同作者李欣蓉為嘉義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兒科醫生、醫起育兒愛閱協會常務理事。更多風傳媒報導相關報導》 點教育》臺灣的教育在英格蘭化?相關報導》 觀點投書:教育部,延「懶」人心
- Feb 23 Sun 2020 15:22
真人動畫出頭!《皮諾丘》橫掃金像獎
(德國之聲中文網) 在這份1月28日到29日的政策會議記錄中顯示,美聯儲認為,與中國貿易休戰以及與墨西哥和加拿大的新自由貿易協定「有助於降低經濟下行風險,並似乎提振了商業信心。」但是參與會議的這幾名官員也警告說,與中國達成協議的影響「相對有限」。會議記錄中提到,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可能會繼續加劇,可能出現新的緊張局勢,以及現有緊張局勢的升級。」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個月與北京簽署了「第一階段」貿易協議,阻止了部份最具破壞力的關稅生效。但這兩個世界經濟大國間,在貿易上還有大約三分之二的商品被施以懲罰性關稅。官員們指出,與中國的交易「仍將保留很大一部分關稅,許多公司已經在進行生產和供應鏈調整」。目前特朗普政府仍對包括鋼鐵和鋁以及來自中國的數百種產品徵收關稅。這些舉措讓去年美國制造業產值加速下滑。在特朗普用朝令夕改和恫嚇威脅的方式應對貿易戰的同時,企業用暫緩投資或轉移生產線的方式避開關稅。美國2019年進出口數字也隨之下降。透過中國簽訂貿易協定,華盛頓取消了原定於12月中旬對中國1600億美元進口商品的新一輪關稅,並承諾將9月1日起對1200億美元諸如服裝等消費品徵收的關稅減半。但據經濟學家稱,在貿易戰期間,美國對中國的平均關稅從2018年初的3%飆升至19%以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警告,貿易衝突和關稅削減了全球五分之四的經濟增長,並在周三表示,與中國的休戰可能會「減少拖累」 0.2%,但他補充說,全球經濟仍然脆弱,並受到不確定性的干擾。去年,因為特朗普的多邊貿易戰,美國央行三度下調基准利率以提振經濟。但是制定政策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上個月將利率穩定在1.5到1.75%的目標範圍內,並表示除非前景發生「重大變化」,否則不太可能改變。會議記錄顯示,美聯儲官員表示,明年美國經濟衰退的風險「顯著下降」。他們「謹慎樂觀」地認為緩解緊張局勢將「增強商業信心或提高出口需求,有助於加強或至少穩定商業投資」。但有官員強調,盡管政府提供補貼,美國農民仍然面臨中國報復的挑戰。但另一方面,農民也從美中貿易協議中受益。北京承諾在兩年內再購買2000億美元的農產品。鄒宗翰/羅法 (法新社)
- Feb 23 Sun 2020 15:22
武漢肺炎攪局 年後這些行業員工換工作更難了....
娛樂中心/蕭廷芬報導日劇《阿信》描述一個窮苦的小女生「谷村信」靠著毅力、堅持跟善良經歷了重重磨難,最後成長為女企業家的故事,在1983年播出就在日本創下62.9%奇蹟般的高收視率,至今都無劇可超越,在台灣播出時的成績也相當亮眼,中文主題曲《感恩的心》也紅遍大街小巷。在劇中飾演阿信奶奶的女星大路三千緒在21日迎來100歲生日,精神好到令人欣羨。大路三千緒在63歲時演出《阿信》中的奶奶一角,跟嬌小瘦弱的「童年阿信」小林綾子,在破爛的房子中互相取暖,想將僅有的食物讓給對方,以及奶奶送孫女5毛錢當護身符,卻被大人沒收等悲苦橋段,真摯祖孫情看哭了不少人,阿信的奶奶也是劇中第一個過世的角色,想到最心疼小阿信的奶奶就這樣離開,讓觀眾當時都看得心痛到不行。《阿信》的成功也捧紅了劇中一眾演員,「童年阿信」小林綾子之後淡出演藝圈,「成年阿信」田中裕子成為演技派,「老年阿信」乙羽信子則在1994年逝世。而大路三千緒奶奶,其實是寶塚歌舞劇團出身,在60歲退役之後轉戰戲劇圈,演出《阿信》爆紅後,一直相當活躍,直到90歲還擔任寶塚演技指導,不僅精神還是身體都相當不錯,大路三千緒奶奶21日在親友陪伴下迎來100歲生日,只見她雖滿頭白髮,戴著老花眼鏡,但皮膚白皙、臉色紅潤,網友看了都熱情獻上祝福:「100歲太了不起了」、「原本《阿信》裡面最早離開的角色,實際上這麼長壽又有精神,以後也要好好的哦」、「百歲生日快樂」、「奶奶要保重身體啊」。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張玉嬿爆受傷送急診!她親曝「X光照結果」:要休養一個月
- Feb 23 Sun 2020 07:55
武漢肺炎》疫情延燒影響徵才?民調:37% 企業在觀望
(路透華盛頓19日電)國際貨幣基金(IMF)今天警告,武漢肺炎疫情已傷害中國經濟成長,若疫情進一步擴散至其他國家,恐令今年原已預期「高度脆弱」的全球經濟復甦進展受阻。國際貨幣基金向「20國集團」(G20)各國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官員提出一份報告,內容詳列全球經濟面臨的眾多風險,包含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美中貿易緊張再次升溫及氣候相關災難。國際貨幣基金總裁喬治艾娃(Kristalina Georgieva)在官網發布的貼文表示,武漢肺炎疫情清楚提醒人們,突發事件如何可能威脅脆弱的經濟復甦。她並敦促20國集團決策者努力降低和貿易、氣候變遷及貧富不均等議題相關的其他不確定因素。喬治艾娃寫道:「不確定性正逐漸成為新常態。儘管有些不確定因素不在我們控制範圍內,例如疾病,但我們不應在能夠避免的情況下製造新的不確定性。」20國集團財長和央行官員本週將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Riyadh)召開會議。武漢肺炎疫情帶來的整體影響目前仍未知。儘管爆發疫情,國際貨幣基金仍維持1月預估,認為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將由去年的2.9%上升至3.3%,但較去年10月預測下修0.1個百分點。喬治艾娃表示,除非中國疫情拖長導致經濟走軟惡化,否則國際貨幣基金預期,中國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只會小幅降低。不過她說,即使在最佳情況,國際貨幣基金預估的全球經濟成長也不強。國際貨幣基金表示,全球經濟復甦力道將微弱,且可能因貿易關係再次緊張或武漢肺炎疫情進一步擴散而受阻。中央社(翻譯)
- Feb 23 Sun 2020 07:55
香港今年GDP-0.5% 台灣保2%有風險
▲ 發明現代電腦開創性功能「剪下、複製、貼上」的美國工程師特斯勒(Larry Tesler)在17日去世,享壽74歲。(翻攝Xerox twitter)美國 / 張璦 綜合報導發明現代電腦開創性功能「剪下、複製、貼上」的美國工程師特斯勒(Larry Tesler)在17日去世,享壽74歲,死因尚未公布;儘管特斯勒不像賈伯斯(Steve Jobs)和比爾蓋茲(Bill Gates)一樣家喻戶曉,但他對於現代電腦領域的功績斐然,更是電腦能普及於世的關鍵之一。史丹佛高材生 發明「剪下、複製、貼上」根據消費電子網誌<Gizmodo>報導,特斯勒在1945年出生於美國紐約,並在名校史丹佛大學修讀電腦科學。特斯勒畢業後從事了AI人工智能研究一陣子,參與反對IBM等大型企業壟斷運動,並於1973 年加入隸屬全錄(Xerox)、有「現代電腦技術誕生地」之稱的帕羅奧多研究中心(PARC),並和實驗室夥伴莫特(Tim Mott)發明文書處理軟體「Gypsy」,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剪下、複製、貼上」概念。賈伯斯慧眼識英雄 特斯勒參與多項開創性商品研發1979 年賈伯斯參訪全錄時,帕羅奧多研究中心已經以圖形使用者界面研究和如何使用滑鼠導航而聞名,特斯勒向賈伯斯展示 Xerox Alto電腦系統後,賈伯斯很快就看到圖形使用者界面的潛力,並以此為靈感開發出更好的蘋果產品。帕羅奧多研究中心多將資金投入在個人化電腦領域而非開創性研究,因此在賈伯斯參訪的隔年,特斯勒就被他說服到蘋果工作直到1997年;在蘋果的十多年光景中,特斯勒參與麥金塔系統、多媒體影音播放程式QuickTime,Lisa個人電腦和 Newton平板電腦等多項產品開發,也致力於將個人化界面改革得更方便使用。特斯勒在蘋果期間,最高曾擔任副總裁兼首席科學家的職位,他在多年後的訪談中表示,當時之所以選擇離開帕羅奧多研究中心,是因為他覺得蘋果清楚的意識到「電腦」這個概念,而全錄卻仍覺得自己是一家印表機公司。在管理蘋果Newton項目期間,特斯勒說服蘋果投資了英國半導體設計與軟體公司安謀控股(ARM),最終蘋果以500萬美元投資抱回超過8億美元的收益。目前,ARM處理器被用於蘋果重點商品iPhone和iPad上。再創立教育軟體公司 特斯勒一生貢獻良多特斯勒離開蘋果後,他與友人共同創立一家名為Stagecast Software的公司,研發幫助兒童更容易學習寫程式碼的軟體。他先後在2001年加入亞馬遜的陣營(Amazon),2005年到雅虎(Yahoo)並投入使用者經驗團隊和設計團隊;特斯勒也於2008年到基因技術公司23andMe進行產品研究,2009年之後他長居在加州,並擔任使用者經驗顧問,直到離開人世;特斯勒的昔日東家全錄也在推特撰文,讚揚他的貢獻,使日常工作變得更加簡單便利。原始連結 更多華視新聞報導 切片蘋果不會變黑色?! 好賣相大揭密 AirPods Pro 台灣官網開放訂購 售價7990元
- Feb 23 Sun 2020 07:55
《奇迹暖暖》全新活動「花園謐語.暗香馥郁」登場 「楓院茶庭」 同步推出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武漢肺炎(COVID-19、新冠肺炎)的疫情持續延燒,韓國22日確診病例激增229例,全國目前累積達433例,令亞洲地區各國震驚。但就有網友在PTT上,發文分析了韓國為何病例會瞬間激增的原因,令不少人嘆為觀止。原PO表示,韓國肺炎會失控,除了沒禁中國人入境外,肯定就是因為「上廁所不愛洗手」,而該網友也分享了自己的親身經歷「有次在嘉義家樂福遇到韓國學生棒球隊出來逛街,將近10位進男廁,出來時沒有人洗手!沒有人洗手!! 沒有人洗手!!!我去年在釜山地鐵公廁特別觀察,男生洗手的比例約莫2-3成(甚至更低),首爾高鐵車站好一點有7成左右,首爾其他地方大概就5成 (以上比例純屬個人感覺),連最容易洗手除菌的場合都被忽略了,摸到哪吃到哪怎麼會不生病,結果前往首爾路上,臉書發文說釜山與家樂福現象,然後我就被首爾沙發衝浪的沙發主封鎖了,緊急訂了兩晚旅館,多出兩天空空的行程」。這也讓他無奈的發文詢問:「有沒有韓國人怕人家講的八卦?」對此,網友們紛紛留言「他們不就是講韓文的中國人嘛」、「他們很不喜歡別人批評他們,很自傲的民族」、「韓國就自卑轉自大的代表,看久就習慣了」、「好像韓國人吃東西時,吃朋友口水無所謂」、「日本的男性上班族也是如廁後不洗手啊」、「韓國的公共衛生觀念真的很糟,想到就怕」、「他們棉被丟地毯上不用洗過,覺得乾淨可以直接蓋,公用地毯喔」、「韓國人環境衛生觀念真的差,去過有被嚇到」。但有人認為共食才是最危險的習慣「韓國沒有公筷母匙觀念,這個更嚴重」、「我覺得共食這個習慣更危險」、「還有大家用自己湯匙撈湯的習慣也很噁」。x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防範武漢肺炎,肥皂勤洗手、必要時戴口罩、避免食用生肉及生蛋、少去人多的場所、避免接觸禽畜類動物!回國若身體不適請主動通報,14天內出現疑似症狀請先撥打防疫專線,並戴上口罩儘速就醫,務必告知醫師旅遊史。※ 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0800-001922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野狗在追人的時候到底在想什麼? 犬系鄉民揭密韓國大南醫院肺炎確診111名 群聚感染原因曝光假如美國肺炎迅速傳播後會比亞洲慘嗎? 網曝下場日本人要發生什麼事才會出現恐慌? 網曝唯一條件
- Feb 23 Sun 2020 00:21
網球》謝淑薇組合杜拜勝舊搭檔 晉8強向衛冕之路邁進
【記者郭襄陽台北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國泰人壽貼心提醒,民眾在積極防疫的過程中除了注意健康外,也別忘了檢視自身保障是否完善,而到底保障要多少才算足夠?只要上網搜尋國泰人壽與學界合作開發的「幸福保障七彩盤」,就可以藉由生動的體驗與專業的數據,解決您不確定保障是否足夠的疑問,也可以輸入家人的資料及保障額度,即可產出家庭完整分析報告,一舉掌握全家人的保障缺口。而針對住院保障,一般會建議至少規劃3,000元日額才能享有較佳的休養環境,以投保國泰人壽最新且兼具住院、手術保障的「安安醫療終身保險」3,000元日額為例,一旦因新冠肺炎入住負壓病房,即可等同加護病房每日給付12,000元,另外還有1,500元的出院療養金,總計每日13,500元的給付金額,讓您可以安心養病不怕收入中斷,更讓保障成為您最堅強的抗疫後盾。若有保戶因治療新冠肺炎申請醫療險理賠,不論條款是否將法定傳染病列為除外責任,國泰人壽一律依契約條款約定給付保險金;若在國外因新冠肺炎住院治療,可以申請醫療費用收據、費用明細、診斷書等理賠文件免認證,便利保戶盡速申請理賠。而為守護堅守第一線崗位的醫護人員,若醫院或診所執業人員為國泰人壽個人險保戶,在醫療機構執行職務時,不幸確診感染新冠肺炎,國泰人壽將額外提供5萬元慰問金,讓守護台灣民眾健康的醫護人員治療無後顧之憂。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國泰人壽鼓勵民眾使用24小時不打烊的國泰人壽APP與智能客服阿發,自主辦理繳費、理賠、保單及房貸服務等相關業務,並提供各項費用緩繳優惠,與保戶一同對抗疫情。2020/2/20